什么是“三講四化”方法論
三 講
講平衡,就是做什么事情都要平衡、和諧,這個平衡有很多道理,比如我們跟員工的關系的平衡,員工利益跟公司利益的平衡,還有各個部門的平衡,這些平衡做到了才能夠執(zhí)行得好。
講結果,就是以完成為標準,不成不要講任何理由。
講危機,危機就是要告訴大家,每一家企業(yè)現(xiàn)在都面臨競爭,每一家企業(yè)都可能隨時垮掉,現(xiàn)在這個社會告訴我們的員工。
如果不學習沒有執(zhí)行能力,以后就會找不到工作,或者找不到薪水高的工作,這些危機也要告訴員工,特別是國營企業(yè)的員工。
勞動法保護員工利益,但是如果你沒有執(zhí)行力,沒有能力的話,要么就沒工作,要有工作都是薪水很低的工作。
這些危機都要告訴我們的員工,這樣子才會有壓力。
四 化
把復雜的問題過程簡單化
把簡單的過程量化
把量化的因素流程化
把流程的因素框架化
如何執(zhí)行——簡化 量化 流程化
流程要簡化,把簡單的過程量化,然后量化因素流程化。
什么叫專家?大多數(shù)人都認為專家是對某一個領域比較厲害的、比較專注的人就叫專家。
有一種專家就是把簡單的東西復雜化,把一些東西搞得很玄乎,這種是“偽專家”,真正的專家是把復雜的問題變得簡單化。
我們做管理、做執(zhí)行,就不應該這么做,應該簡化,不能復雜。
統(tǒng)計的報表要幾個人簽字?最少兩個,如果根據(jù)簡化的概念,由制表人簽就好了,他簽完還要有人審核,領導審。
但是領導簽字之前,有沒有把那個數(shù)據(jù)的真實性落實過?基本沒有,那為什么還要簽字呢?
簽了反而沒好處,有壞處,做統(tǒng)計的人說領導會審的,結果領導沒審就簽了。
只有在一種情況下是兩個人簽,就是財務,但財務簽字前是要復核數(shù)據(jù)的,就是真正要算的。那么不簽領導就沒有責任了嗎?
你是他的領導,責任就已經(jīng)存在,不簽也有責任,所以報表就可以簡化到一個人簽。
把流程、操作過程、審批過程簡化,越簡單的東西效率越高,越簡單的東西執(zhí)行起來越快。
執(zhí)行的保證
執(zhí)行的保證是目標一定要明確
要可以量化,可以度量,可以檢查,還要有時間表,什么時候開始,什么時候結束,所以,給員工布置工作的時候,一定要告訴他,千萬不要說盡快,員工理解三天是盡快,你認為兩天盡快,結果他三天做出來你把他罵一頓。
時間表定下來,事情要分輕重緩急
“二八原則”就是20%重要的事情做好了,能夠產(chǎn)生80%的效果。
“六點重點工作法”
每天早上醒過來,上班的第一件事在筆記本上把今天最重要的六件事寫下來,只寫六件事,做事情開先做第一件,把第一件做完了開始第二件,把第二件做完了開始第三件,……把第六件做完,你的工作效率已經(jīng)非常高了。
從早忙到晚瞎做一通,做了十二件都沒有做六件的效果好,因為那六件是重點工作、關鍵工作,所以要做好每天的PDCA循環(huán)。
指令一定要明確簡潔
建議各位去見領導的時候,最好帶一個筆記本一支筆,領導一說話你馬上做好記錄,記完以后要復述,不但能完整記錄領導的指令,清楚的領會,還可以給領導留下好印象。
所以,指令一定要明確,要明確就要記錄,要重述。有歧義或自己想當然的認為下屬已理解,后果是嚴重的。對指令要確認,下屬理解的是不是這么回事。
下屬也要確認領導是不是這個意思,得到確認之后再去執(zhí)行,會減少很多偏差。執(zhí)行中很注重一些細節(jié)問題。
要下屬做承諾
重要的事情最好有文字的東西,如命令、要求,口說無憑,一定要明確,這樣就會減少偏差。要下屬做承諾,有時候要他簽字,簽字的效力很重要。
要跟進
定個制度不是萬事大吉,然后就靠員工靠下屬自我約束,自我管理。
管理的問題不能形而上學,不能惟制度論,過程還是要關注,必要的時候要去督促,去指導,對可能發(fā)生的事情進行預判斷。
跟進對領導來說也是重要的一項工作。